海口江东新区最新控规公示 规划2035年实现GDP1500亿元_江东新区_自贸区_资讯_海南商用地产网

[自贸区 » 江东新区]海口江东新区最新控规公示 规划2035年实现GDP1500亿元

发布者:海南商用地产网发布时间:2019-11-28资讯来源:网易海南房产综合整理

   海南商用地产网讯 今年2月3日,江东新区发布整体规划,到了4月8日,江东新区起步区发布控规及城市设计,11月,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两次公示。最新一次公示于11月25日开始进行,254页规划透露出许多重点,包括江东新区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速、人口规模、重点发展的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每一项都重量十足。

  规划区位置

  海口江东新区位于海口市东海岸,地处海口市主城区与文昌木兰湾之间,距海口市 中心约 7 公里,距文昌木兰湾新区约 15 公里。

  江东新区规划范围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北临海口东海岸线, 南至绕城高速二期和 212 省道,规划范围约 298 平方公里。规划研究协调区 120 平方公 里,在文昌市行政辖区内,包含铺前镇、罗豆农场等靠近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 域。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8-2035 年,扣除已实施年份,近期为 2019-2025 年,远期为 2025- 2035 年。

  本次规划还以时间顺序进行任务分解,每个时间段都具体列出了许多“小目标”:

  战略定位 

  江东新区是海南省“三区一中心”集中展示区,是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区(港) 建设的价值高地和政策洼地。规划将江东新区打造成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 集中展示区;承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核心区四大定位。

  建设目标

  2025 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自由贸易港制度全面建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际化水平,美兰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 42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 70 万吨;完成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起步区)和临空经济区两大重要功能区建设工作,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

  2035 年,形成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生态新城。美兰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提升至 64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20万吨,成为面向泛南海、链接洲际的国际航空枢纽,实现临空经济区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累积达到 2300 亿元。

  人口规模:

  2025年人口规模为 40 万左右,2035 年人口规模为 85 万左右(城镇人口 74 万人, 农村人口 11 万人),远景人口规模不超过 100 万。

  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如下:

  经济规模:

  规划到 2020 年实现 GDP 400 亿元;2025 年实现 GDP 650 亿元;2035 年 实现 GDP 1500 亿元。 

  GDP增速:

  规划2020-2025年GDP增速为10.2%,2025-2035年 GDP增速为8.7%,到2035年预计GDP(经济规模)达到1500亿元。

  用地规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至 2035 年约为 73.3 平方公里。 本轮规划参考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前海自贸区、迪拜等与江东新区规划性质、发展 目标等相近区域进行类比分析,比较 2017 年和规划年人口规模、土地面积及经济规模 指标等数据,统计数据见下表:

2.webp

  总体格局:

  “田做底、水通脉、林为屏;西营城、中育景、东湿地”

  空间布局结构:“一港”,即大空港,指以美兰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三大两新”功能(大物流、大航服、大保障和新消费、新商 务),航空产业空间、自贸物流空间与商务消费空间各占三分之一。在中部依托航站区 建设航站综合体,西侧建设文化消费与新兴消费区,东侧建设航空服务与自贸服务区。 沿机场跑道两侧,形成临空产业功能片区,主要发展飞机维修、国际物流、跨境电商、 保税加工等,在第三跑道北侧区域规划布局海南国家会展中心。

  “双心”:即通过建设滨海生态总部聚集中心、滨江国际活力中心。在滨海地区集中打造集企业总部、商务办公、创新服务、休闲娱 乐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总部聚集中心。

  “四组团”:包括国际文化交往组团、国际综合服务组团、国际离 岸创新创业组团、国际高校科研组团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布局规划:

  规划重点打造滨海湿地小镇、生态康养小镇、传统文化小镇、灵山航空小镇、演丰 生态小镇、三江农业小镇6 个特色小镇。

  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19.3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土地总面积的 40%左右。其中,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73.3 平方公里,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61.4%;村庄建设用地不超 过 14.8 平方公里,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12.4%以内;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26.9 平方 公里,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22.5%;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弹性服务用地在内 的其他建设用地 1.7 平方公里,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1.4%;发展备用地 2.6 平方公 里,占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2.2%。规划非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78.9 平方公里,占规划 区土地总面积的 60.0%左右。
 
  城市蓝绿空间:

  综合规划区与生态协调区,按照 3:7 控制总体建设空间和蓝绿空间。

  生态建设

  规划远期新区绿化率达到 50%以上,湿地率达到 30%。
 
  生态修复:

  净化 9 条城 市内河水体;实施南渡江岸线生态修复。远期实现生态河道 III 类水体 占比达到 70%以上,内河水系生态岸线占比达到 90%以上,河流廊道连通性 100%。

  逐步取缔河口地区养殖、围垦等破坏湿地的设施和行为,湿地保护率达到 75%以上。

  产业发展方向

  ①临空经济产业:建设空港产业区(临空经济区),依托美兰国际机场客货运流量 资源,以航空总部和航空物流产业为主导,配套发展航空运营、飞机租赁、航空维修、 飞机拆解、飞机改装、航食加工、航空培训、航空科技研发和孵化等航空总部相关业态 以及运输仓储、智慧物流、空陆联运、航空货运保险等航空物流相关业态,加快推进临 空商业商贸产业。2035 年建设 3 个航空公司基地。预计 2035 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 120 万吨,实现临空经济区总体产业增加值 450 亿元,其中航空核心产业增加值 150 亿元、 非航空类临空经济增加值 300 亿元。

  ②服务经济产业:建设滨海起步区,推动总部经济、自贸金融、科技创新等产业。围绕总部经济引导发展国际专业服务,配套发展国际会议会展产业,支持举办适合海南产业特点的展会。2035 年总部经济相关产业实现产值 1500 亿元。打造国际能源、航 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金融交易平台,建设海南国际金融交易中心。2035 年自贸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 300 亿元。以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航天应用等领 域为重点,打造科技创新战略高地。2035 年科技服务产业实现总产出 100 亿元。

  ③生态经济产业:建设多个国际化产城融合创新单元,推动全球资源要素在江东新 区聚集,打造顶级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娱乐购物、滨海度假、健康养生、生态休闲、 都市农业等旅游消费新业态,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发展创意经济产业。

  综合产业用地布局 

  保障临空产业和离岸创新产业发展空间用地。飞机维修、保税加工等产业,主要布 局于机场跑道两侧,位于综合保税区;国际离岸创新产业,布局于实验创新区。综合物流混合用地布局 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布局于综合保税区和航展区。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总体形成“区域-组团-创新单元”三个公共服务设施层级。区域级公建配套设施主 要设置世界级的商贸中心、文化交流中心、高教科研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等服务 城市及外来人口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组团级公建配套设施主要承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组团服务中心集中布置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以及其他 配套设施;中学、综合运动场、派出所、居住区绿地、居住区商业中心、公交场站、加 油站、加气站等设施则独立设置。创新单元级公建配套设施包含社区教育、医疗、体育、 文化、便民服务等各类设施,主要承担市民及就业人口日常生活服务功能,将每个创新 空间单元打造成 15 分钟生活服务圈。

  住房供给体系规划:

  构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 定向安置房等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在轨道车站、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 优先安排住宅用地;在城市核心区和就业岗位集聚、公共交通便捷、具有较高商业价值 的地区,布局混合性居住空间。对已有的居住空间和传统村庄进行优化布局,规划居住 空间与现有社区和村落形成空间上良好互动和呼应。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在江东新区建立5 分钟出行半径生活圈、15 分钟出行半径通勤圈、30 分钟出行 半径连通中心城区的人脉交往联络圈、1 小时辐射海澄文、2 小时连通全岛主要城镇的对外交通辐射圈。

  区域交通协同:

  江东新区规划总出行量 348.9 万人次/日,其 中对外交通 27.9 万人次,过境交通 4.6 万人次,城市内部交通 316.4 万人次(含与中心 城区沟通的交通 95 万人次)。

  道系统规划:

  江东新区道路系统由城市快速路、骨干主干路、一般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构成。规划形成“七横八纵”骨干道路网。“七横”为江东大道、白驹大道、桂林洋公园大道、 海涛大道-南渡江大道、桂江大道、机场路、南贸大道,其中南渡江大道为城市快速路, 其余为城市主干路;“八纵”为滨江东路、琼山大道-海榆大道、顺达路、海文高速联络 线、桂秀路、兴洋大道、桂林洋大道、东寨港大道,其中海文高速联络线和东寨港大道 为城市快速路,其余为城市主干路。

  公共交通系统:

  江东新区公共交通系统由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综合客运构成。

  ①规划联通中心城区建设大运量轨道交通,包括5条越江轨道交通和1条区域轨道交通文昌铺前线,通过10处换乘点实现相互转换;江东新区内部构建中低速轨道交通系统(单轨交通);布置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停车场及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②构建“城区快线+城区干线+城区支线+特色公交+城乡公交”复合型公交系统。打造光伏公交专用 车道、公交专用路等设施,落实零碳交通。

  ③规划构建美兰综合客运枢纽、江东客运枢 纽等一体化对外交通枢纽。

  蓝色空间规划:

  构建大、中、小海绵空间体系,最大可实现蓄滞 100 毫米雨水径流量,达到趋利避 害、水城共融的目标,打造全域海绵城市。

  洪涝潮综合防治:

  防洪标准为南渡江右堤防洪按 100 年一遇,内河防洪按 20 年一遇。防潮标准为西

  部产城融合区防潮按 100 年一遇,东部生态功能区防潮按 20-50 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为西部产城融合区内重要城区排涝标准 50 年一遇,其他区域为 20 年一遇;东部生态功能区排涝标准 10 年一遇。

  抗震:

  江东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30g。

  消防:

  规划结合国际综合服务组团、国际高教科研组团分别布置物资救灾储备库、消防综 合训练中心。按管辖区范围不大于 7 平方公里、接警 5 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进 行消防站规划布局。规划保留现状桂林洋消防站、机场专职消防站,分组团布置特勤消 防站 1 座、一级普通消防站 10 座以及二级普通消防站 3 座。

  地下空间:

  形成以地上综合性开发为主,综合布局地下商业、文化娱乐等公 共服务设施以及地下停车场、步行交通设施的地下空间开发格局;一般开发区主要满足 人防及地下停车需求。

  近期实施规划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

  近期建设下塘水鸟等湿地保护小区为核心的 7 个小型湿地保 护公园、南渡江滨海河口湿地公园、东部台风防护林、机场外围降噪林、城市组团外围 防风林等。(2025 年完成)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近期进行潭览河、迈雅河、芙蓉河、道孟河等河流水环境治理; 在低洼地区建设蓄涝空间。(2025 年完成)

  生态环境修复方面

  组团建设:近期重点建设滨海生态总部聚集中心和大空港(临空经济区),加快引导桂林洋经 济开发区、桂林洋教育园区产业升级,注重发挥空港枢纽优势,重点建设海南国家会展中心,培育航空物流相关产业,合理构建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产城高度融合,并带动乡村发展。至 2025 年,基本建成自由贸易试验区集中展示区。新区各组团建设总规模约 64.7 平方公里(含美兰国际机场 14.5 平方公里)。

  产业建设:产业建设近期以自由贸易政策体系完善为抓手,以枢纽空港建设、临空经济功能完善、总部商务引进和国际交往组团建设为重点,坚持国际一流建设标准,树立江东新区国际门户形象、形成自由贸易试验区集中展示区的核心功能。

  村镇建设:村镇建设近期选取生态康养小镇、传统文化小镇、演丰生态小镇 3 个特色小镇及 6 个乡村绿色综合体重点打造。首期启动道郡传统文化村落、群尚主题文化村落展示工程, 通过传统文化展示、村落体验、休闲康养等项目的建设,打造美丽村镇示范点,辐射带 动周边乡村发展。

  公服建设:近期重点考虑世界级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近期启动组团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世界级服务设施包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南国家会展中心、“一带一路”国家领事馆区、国际游客服务中心、国际医疗中心、国际投资贸易服务中心、国际时尚购物中心、离岸创新创业服务基地、临空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国际学校、共享型高教科研园区等;组团级服务设施包括中小学、综合医院、政策性支持住房、保障租赁住房等。

  交通建设:近期从重大交通设施、道路工程、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水上交通、旅游交通及智 能交通七大方面分期分类实施交通系统建设,搭建江东新区高效、智能、安全、便捷、 绿色、创新型综合交通体系骨架,支撑江东新区发展。

  工业用地:

  根据本次规划,2025 年和 2035 年江东新区无工业用地,只有综合产业用地和机场 配套用地用来发展航空总部和航空物流主导产业。

  同时,我们对今年今年4月8日公示的江东新区起步区控规、文昌罗逗农场控规也进行了重点整理,可以一同参看

  一、江东新区起步区控规

  规划范围

  东起芙蓉河,西至道孟河,北邻东海岸线,南至江东大道,总面积1.79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建设走向世界的先锋之城,打造全球领先的生态CBD。

  人口规模:

  规划起步区就业人口2.60万人,其中,在起步区内居住的人口约0.52万人。规划范围内可容纳就业人口约10万人,保留灵山安置点、机场新村、仁定村、下塘村、南排村现状居住人口约2997人。

  用地规模:

  规划起步区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27.46公顷。

  建设规模:

  规划起步区建筑面积总规模不超过180万平方米,其中总部办公及商业办公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占总建设量40%;服务型公寓(国际人才社区)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占总建设量16%;公共服务配套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占总建设量29%;弹性设施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占总建设量15%。

  规划将起步区划分为四个单元:

  A单元(中央活力区),核心功能为商务办公、自贸服务、金融结算、法律咨询、会务展示、文娱消费和综合管理等。

  B单元(总部办公区一),核心功能为企业总部、商务办公、国际人才服务、商业服务等。

  C单元(总部办公区二),核心功能为企业总部、商务办公、国际人才服务、商业服务等。

  D单元(弹性发展区),为战略留白区域,预留自贸服务、总部办公、配套服务等功能拓展用地。

  规划的公共交通有:
 
  地铁:规划轨道交通3号线、3号线支线,途径海口高铁新站、中心城区、起步区、美兰国际机场综合枢纽。起步区共设置3处轨道站,平均站距约1100米。

  云轨:规划一条云轨线路,途径起步区、大学城、美兰国际机场综合枢纽。起步区共设置7处云轨站,其中3处与轨道站综合设置,平均站距约360米。

  公交环线:起步区内规划4条无人驾驶公交环线,无人驾驶公交站点结合慢行支路设置,构建“公交+慢行”交通出行模式。

  区域公交线路:依托一横路、四横路、东四路、西七路与起步区外围江东大道、白驹大道、桂秀路布设8条区域公交线路,采用“大站快车” 运行方式,站距800米-1000米,满足跨区域快速公交需求。

  公交场站:规划交通枢纽站1处,结合其他用地联合建设。整合交通换乘、游客集散等功能。起步区外围规划两处公交首末站,满足公交到发、停放、充电等功能。

3.webp
 
  规划的居住用地:

  规划充分体现产城融合建设理念,在起步区内解决0.52万人的住房需求,结合总部办公单元适度集中建设4片租赁住房公寓区,打造5分钟步行通勤圈。规划幼儿园用地一处,学生规模200生,独立占地,面积0.29公顷。

  二、文昌罗豆农场控规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场域和罗豆墟两部分。其中,场域规划范围为罗豆农场行政辖区范围,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罗豆墟规划范围为多规合一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面积约为8.36平方公里。

  二、总体发展定位

  环东寨港重要的生态保育控制区、文昌北部城乡统筹建设示范区、国际性的旅游消费中心。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规划近期年限为2017—2025年,中期为2026—2030年,远期为2031-2035年。

  四、人口与用地规模

  1、规划近期2025年:

  (1)场域常住人口从1.5万人增长到2.2万人,罗豆墟人口从0.4万人增长到1.0万人;
  (2)年旅游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00万人次,过夜游客接待能力达到3000人/日;
  (3)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约216公顷,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06公顷,用于罗豆墟生活服务的城镇建设用地约为110公顷。

  2、规划远期2035年:

  (1)场域常住人口规模约为2.9万人,罗豆墟人口约为1.7万人,
  (2)年旅游接待游客总量达到500万人次,过夜游客接待能力达到10000人/日;
  (3)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约362公顷;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77公顷,用于罗豆墟生活服务的城镇建设用地约为185公顷;

  五、场域总体布局

  形成“一园、两区、三轴、一带、多中心”的整体格局:

  一园:在罗豆农场北侧,参考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发展智慧农业、乡村民宿、共享农庄等旅游产品,建设国家农业公园;

  两区:在罗豆墟依托建成区、利用现有的意向进驻的项目等,打造罗豆墟综合服务区;在罗豆农场南侧,依托现有的牧草种植、花卉种植和畜牧养殖等产业基础,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三轴:依托主要的道路形成三条发展轴,串联整个场域的发展。

  一带:沿西侧东寨港滨水区域形成的滨水风光带,对接文昌国家生态海岸公园的建设构想,构筑一条农耕休闲型风光带。

  多中心:依托多个乡村农业综合体形成的产业服务中心。

  六、罗豆墟建设规划

  1、城镇性质与职能

  罗豆墟作为罗豆农场的行政及公共服务中心,此次规划确定其城镇性质为:以体育运动、康养休闲旅游、生活服务主要功能的体育休闲小镇。

  2、规模预测

  罗豆墟人口约为1.7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约362公顷;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77公顷,用于罗豆墟生活服务的城镇建设用地约为185公顷。

  3、功能结构

  形成“两轴四组团”的发展结构。

  “两轴”:依托两条南北向的道路形成的道路发展轴线,一条为改道之后的省道212,从罗豆墟西侧通过,一条为利用现状道路改造升级的田  园式景观路,从罗豆墟东侧通过。
  “四组团”:滨海康养度假组团、罗豆墟生活组团、体育产业组团和休闲产业组团。其中滨海康养度假组团、体育产业组团和休闲产业组团为产业发展组团,罗豆墟生活组团为城镇生活组团。

  滨海康养度假组团:利用罗豆墟西侧临近东寨港的景观资源优势,将其打造为一个集滨海旅游度假、商务会议、康养娱乐、购物、乡村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滨海康养度假组团。

  罗豆墟生活组团:在罗豆墟范围内现状建成的罗豆墟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居住社区、增加公服设施和绿地、改造商业街区、预留城镇发展空间等方式,打造罗豆墟生活组团。

  体育产业组团:依托罗豆墟南侧已经入驻的核心项目——马术俱乐部,增加配套设施,将其打造为以马术运动、马匹培育、马
文化体验、户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产业组团。

  休闲产业组团:在罗豆墟东北侧,结合实际有意向进驻的项目——围棋共享农庄,同时利用现状的村庄发展乡村民宿,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将其打造为休闲产业组团。
 
  主要图纸

  1、区位分析图

4.webp

  2、场域综合现状图
5.webp

  3、区域交通衔接图

6.webp

  4、场域功能结构图

7.webp

  5、场域用地规划图

8.webp

  6、国家农业公园布局图

9.webp

  7、场域村庄建设指引规划图

10.webp

  8、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1.webp

  9、场域基础设施规划图

12.webp

  10、场域旅游系统规划图

13.webp

  11、场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14.webp
  12、场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15.webp

  来源 | 网易海南房产综合整理
  声明 | 本资讯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转载,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启航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启航

11月27日上午,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启航仪式在海口秀英港举行,标志着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重...

下一篇

深圳:住宅、写字楼、产业用房均潜藏“二房东”

深圳:住宅、写字楼、产业用房均潜藏“二房东”

高租金的背后,除了深圳不断增加的人口流入,与住房供给之间的供需矛盾之外,近些年大规模出现的二房东...

相关推荐

又一离岸贸易企业 落地海口江东新区
顺丰海南国际生鲜港迎来首批入驻企业
总投资4.2亿元,江东新区两基础设施项目开工!
70天!海南首个1.5级企业港项目(一期)顺利完工!
江东新区再添重要交通基础设施
  • 免费电话

    400-1288-669

    早08:00 - 晚20:00

X
X

免费委托找房

一键提交需求,海南商用地产网帮您寻找最合适的办公室

你也可以拨打 400-1288-669 直接委托需求
X

免费投放房源

  • |
  • |
  • 佣金

    悬赏一定比例佣金会更快促进成交,成交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