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美国旅行家的海南印象_发现海南_自贸区_资讯_海南商用地产网

[自贸区 » 发现海南]百年前美国旅行家的海南印象

发布者:海南商用地产网发布时间:2019-05-31资讯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商用地产网讯 美国作家哈利·弗兰克(Harry A. Franck)被誉为“流浪王子”,是20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游记作家之一,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来到中国游历,利用最基础的交通工具和徒步,深入中国广阔的南方地区,足迹遍布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乡村市镇,观察并记录下20世纪20年代中国真切的市井生活。

  哈利·弗兰克用自己的双脚、相机和文字,深入海南城镇乡村,广泛接触海南社会的军阀、进步学生、租界买办、贫苦乡民、传教士、手工业者等各类人群,记录下1924年海南的市井生活细节收在《百年前的中国——美国作家笔下的南国纪行》》(以下简称《百年前的中国》)一书中,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百年前的中国》封面。 

  百年前的海南是什么样?5月23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百年前的中国》一书的译者符金宇,跟着他一起翻开美国作家笔下1924年海南的社会画卷。

  印象一:

  海口人对“洋人”见惯不怪

  “凡身处一国,若想见识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必得去往游人不常去之地,还得至少学会几句当地的语言,才能让这一切变得更有意义。”哈利·弗兰克认为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在细节上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而此时的西方早已实现大规模生产,城市有着统一而标准化的面孔,很难分清城市间的微妙差距。

  他习惯到“小众旅行地”游历,从广州坐船来到海南,从海口登陆,然后来到嘉积,并在定安居丁村过夜。

  他提到,海口1876年便已开港通航,有十几栋外国人的房子,住着传教士、领事、海关和邮政人员,海口人对“洋人”见惯不怪。但当哈利·弗兰克来到定安居丁村,却受到了全村人的围观。居丁村因为外国人的到来而变得活跃,全村人都跑了出来,连女人也不例外,或远或近地站在后面,孩子们挤在前头,围着哈利·弗兰克的膝盖打转,把他围得紧紧的,并对他袋子里的食物指指点点。

  印象二:

  40英尺高的竹子水车

  哈利·弗兰克在中国穿越北纬34°时会留意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骆驼、毛驴、北京的马车,还有寸草不生、树木稀疏、尘土漫天的那副北方风光忽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水牛、轿子,以及狭窄的石板路在一望无际的水稻田中曲折蜿蜒,这块土地纵使谈不上更为干净,至少多了不少绿意。

  “这里水道纵横,可除了嘎吱作响的独轮车之外,极少看见带轮子的车辆;成群结队的劳工挑着担子,二者相映成趣,随处可见。”哈利·弗兰克表示,南北差异更多源自彼此对主要农作物需求的不同。

  中国南方不像北方那样种植高粱、小麦与黍,哈利·弗兰克认为,南方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如何灌溉稻田。他在海南看到多不胜数的硕大水车,这种水车依靠流水自行转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再加上驴子、黄牛和水牛,农民在人造闸沟旁忙个不停。

  哈利·弗兰克对海南硕大水车的运作叹为观止,他很好奇在没有起重机的前提下,这些巨大的水车足有40英尺至更高,完全用竹子做成,究竟是怎样竖在这里的。他在书中提到,长长的导流坝用竹子做成,斜托着,这里一处那里一处地伸在宽阔的河面上,竹子因为被水浸泡,加上日晒雨淋,早已变黑褪色,河水顺着竹坝,被引向岸边的水车浇灌田地。

  “每座竹坝上都开了个窄口,口子中间的水流得飞快,安装在水车上的竹筒一节节微微倾斜,水就这样被舀上来,引入粗糙的木制水槽中,流进等着灌溉的稻田。有时水流的力量不够,无法继续自行流入槽中,农民就得自己动手,爬到水车顶上,把轮子踩得转动起来,一踩就是一整天。”看到如此场景,哈利·弗兰克感慨为什么海南人却从未想过发明风车。

  印象三:

  骑在水牛背上的椰岛消遣

  在世界地图上,海南岛不过是一个小岛,可经过两天的艰苦旅行,先是坐船,接着步行,才到达连海南岛中部都不算的嘉积,疲累沉重的双腿让哈利·弗兰克对海南岛的大小别有一番感悟。他感慨道,就算不从气候的角度,而从景观的角度来看,嘉积地区比海口更显出热带的感觉。

  “或许是海风的缘故,嘉积的湿热还不算难以忍受,但密密麻麻的椰林、茅草棚子还有空气中的潮湿气息,足以将思绪带回真正的热带地区。山谷里长满了椰树,一眼望不到头,还有连片的稻田。”哈利·弗兰克表示,嘉积地区的一切让他明白,为什么住在这里的外国人会把海南亲切地称为“椰岛”。

  游历中国南方的经历令哈利·弗兰克发现:海南的男孩、女孩,甚至包括妇女,村民的主要娱乐就是骑在水牛背上,或者在牛吃草的时候倚在牛身上。他认为,海南人从出生起,就习惯了又窄又硬的床板,牛腰和牛肩对海南人来说像个枕头,舒服极了,牛背则像一张躺椅,可以让人好好睡上一觉。


书中插图:骑在水牛背上的海南农民。
 
  “骑在水牛背上,去一个既能让牛吃草又不会糟蹋庄稼的地方,在海南,这是男孩们打发闲暇时间最主要的方法,有时也是女孩们平日里的消遣。”哈利·弗兰克提到,牛沿着稻田间狭窄的水沟吃着草,骑牛人躺在牛背上,在阳光下用大大的帽子遮着,要是碰上下雨就在身上再多披一件棕榈叶做的雨衣,他们的职责就是别让牛吃了庄稼。

  哈利·弗兰克看到这个场景很有趣,想拿照相机拍摄,却不曾想海南人对照相的恐惧程度比他在中国平常见到的更厉害。他特地描绘了海南一位老太太看到他试图对她拍照的反应:有个老太太裹着小脚,不知怎的发现哈利·弗兰克用照相机对着她,刚才明明还在牛背上打盹,立时腾地下窜起身,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并四处散播“成功脱险”的消息,以后不管哈利·弗兰克走到哪,村民都远远地躲起来。

  印象四:

  嘉积男女的衣着打扮

  哈利·弗兰克走在嘉积路上,看到有不少劳工除了干活要背的担子,还带着一两吊沉沉的铜钱,方便在沿途的集镇买点东西,而他经过了几个集镇后,也发现海南的集市很有趣:恰逢开市集镇很热闹,街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到处挤得水泄不通;反之则毫无生气,街上冷冷清清,住在镇上的人就连把之前那一点存货卖掉都毫无兴趣。他还听说中国的集市只有赶上每个月的某几天,例如,“一、四、七”“二、五、八”这样的日子才开市。

  嘉积街道用石头铺成,也就六英尺宽,逢市集开市,街上全是中国人,哈利·弗兰克只能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他看到挑夫们光着上身,脖颈周围一圈红印茧子,全是扁担压出来的,不少人还留有明显的擦伤,在人群里挤进挤出,有的肩上挂着两三吊铜钱,每吊重八磅,值25美分,是挑夫的全部家当。

  他还注意到城里的男人个个光着上身,大都戴着个菱形的兜包,以大红色居多,和防止腹泻的“绒肚围”有点相似;有的人在心窝前的带子上系着一个皮制的钱包,钱包是当地做的,装饰得很花哨,用来代替口袋,装那些比铜板更值钱的财物。

  哈利·弗兰克发现海南乡下女人喜欢戴着帽子,这种帽子编织精细,大到足够把整个人罩住,身上穿着乌黑的衬衣和裤子,质地多为漆皮或者油布,手不时地紧抓帽子,或者提一把裤脚;海南有些城里女孩更加时髦,戴着硬挺的草帽,很是惹眼,西方只有男人才戴这种帽子。“戴头饰的男人虽然见得不多,但有时也有小男孩头上戴着,就像脑袋上顶着个托盘,做工粗糙,好像从日本学来的样式。”

  “不少女人光着脚,以前缠着的脚也被解开了,不过并没有见到裹脚的年轻女孩。”哈利·弗兰克还特地留意到嘉积的渡口停着不少划艇,定期往返河的两岸,另外有人需要渡河时,船夫们会把那些地位较高的女乘客抱着或者背上岸,免得她们脱鞋赤脚。哈利·弗兰克不仅留意到这一细节,他还清楚地知道,按照中国礼仪,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女人在公共场所脱鞋赤脚也是不得体的举动。

  印象五:

  苗乡见闻

  哈利·弗兰克从嘉积继续向前走上两三天,便到了五指山,而苗乡则是他的必经之路。哈利·弗兰克指出,海南苗族人比生活在海南岛内腹地的原住居民来到海南的时间要晚。“海南苗族人通过放火焚山的方法把山脚下的植被清理干净,然后种上庄稼,待到几年之后土壤肥力耗尽便迁移到他处,重复同样的耕作方式。”

  哈利·弗兰克还了解到,苗族人住的地方必须高出河面三英尺,在较高的山地种植旱稻、玉米之类的作物。令哈利·弗兰克吃惊的是,苗族人说他们也有爆米花。

  海南苗族的语言由土语、官话和粤语组成,三种语言所占比例大致平均。哈利·弗兰克还按照西方人的标准来评价海南苗族人,他认为,苗族人天生能歌善舞,聪明机智,勤奋好学,识字率也要高一些,但一到了十二三岁就不再上学。

  印象六:

  藤是海南黎族的“特产”

  在哈利·弗兰克看来,黎族人基本住在深山老林之中。

  “黎族人比汉族人身手更加灵活敏捷,眼睛更黑,鼻子也更尖,这样脸看上去会更为瘦削一些。”哈利·弗兰克留意到黎族人使用的语言,他表示,黎族有不少地方,虽然所有的黎族男人和不少女人都能说“海南话”,但各个地方之间语言并不相同,不少方言与东南亚一带的语言非常接近。

  “黎族男子现今的穿着打扮与汉族人大体无异,也有不少人剃掉了头发,可有的地方依旧系着腰布,还有更多地方仍然保留着独有的发式,叫人一眼就能分辨。”哈利·弗兰克提到,黎族女子有一整套独特的编织衣物的方法,上衣和裙子的图案色彩鲜艳,不同的地方,衣服款式还截然不同,有的地方穿的裙子像个圆筒,窄得连自如走路都困难,但大多数地方的裙子长度很少过膝。

  藤是一种丛林植物,上面长满倒刺,像长长的钩子一样锋利无比。哈利·弗兰克指出,藤是海南黎族的“特产”,靠近沿海地区的黎族人用藤条和汉人、客家商人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

  印象七:

  热爱音乐的黎族人

  哈利·弗兰克花了不少笔墨来描述黎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观察到,黎族人的房屋地板用藤条或者竹篾编成,高出地面一英尺有余。每个村落的棚屋都有一个粮仓,要是有多余谷子就存放在里面。

书中插图:黎族女性正在织锦。

  黎族人家家户户都有格子棚架,上面挂满了南瓜之类的瓜藤,他们喜抽天然的烟草叶,这也是他们园圃里的主要作物。此外,他们还栽种木薯、香菜、莴笋、辣椒和一种类似槐蓝的豆类作物。园子用竹子筑起篱笆,黎族人还发明了一种平衡装置驱赶飞鸟走兽。在他们的设计下,这种装置山泉水灌满时便会斜到一边,水倒干净之后又会落回去,撞在石头上发出响声。

  在黎族人生活细节中,哈利·弗兰克看到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和最亲密的伙伴们会一直唱歌,彻夜不休;平时,黎族男人经常带着一种单簧口琴,用来打发大把休闲时光,而女人们则忙着干活,只能一边用木臼舂米脱粒,一边有节奏地连续敲击木杵;还有一种竹笛,是用鼻子吹的,声音不大却音律优美,堪称黎族乐器中最完美的一种;就算集体劳作时,黎族人也会一起合唱。

  “沿海黎族人住的这片地方十分荒凉,到处都是灰色多孔的火山石。(编者注:这些居民应该是今海口羊山地区的临高语族群的先祖,并非黎族人)”哈利·弗兰克在返回海岸的路上看到,沿海居住的黎族人的房子、庙宇、公路、坟墓和村庄都是用火山石做成的,且几乎每一棵大树底下都能见到座微型庙宇或者神龛,修得相当精致,大部分建有石柱,仿若一座小巴特农神庙。


书中插图:海南人建造的火山石门。

  哈利·弗兰克了解到这里附近有一座火山,以前喷发过,把整个地区都埋在了厚厚的岩浆底下,这些熔岩就成了今天看到的石头,当地人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这种难以使用的材料。因此,石头路的两旁矗立着坚固的石墙,不少田地被石墙包围起来,就连每一座小小的园圃也不例外,就是为了把它们从田里清理干净。

  来源 | 海南日报
  声明 | 本资讯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转载,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重大产业项目将优先规划布局在国家级经开区

重大产业项目将优先规划布局在国家级经开区

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下一篇

深圳前海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将建260米超高层写字楼

深圳前海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将建260米超高层写字楼

建防潮标准200年一遇的排水深隧项目、为高层次人才建55层高商务公寓、打造260米超高层写字楼……5月30日...

相关推荐

荒岛变热土 击楫远航立潮头
荒岛变热土 击楫远航立潮头
海南旅游十二时辰
“琼剧之乡”定安定城:琼音隽美 戏韵悠长
明末“进士坊”388年保存完好 坊主邢祚昌故土情深
  • 免费电话

    400-1288-669

    早08:00 - 晚20:00

X
X

免费委托找房

一键提交需求,海南商用地产网帮您寻找最合适的办公室

你也可以拨打 400-1288-669 直接委托需求
X

免费投放房源

  • |
  • |
  • 佣金

    悬赏一定比例佣金会更快促进成交,成交后支付。